糖尿病患者健康指导
心理指导:糖尿病是终身疾病,医治需长期进行,且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但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建设,配合饮食,体能锻炼及药物等综合措施可改正代谢紊乱和排除糖尿病病症并对预防慢性病变的发生开展有肯定效果。所以要保持心情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应以淀粉类食物〔米、面、地瓜、土豆、山药等〕作为主食,宜多吃些蔬菜、瓜果,限量少吃糖、油脂、动物脂肪,依据需要适量进食奶及奶制品、肉类、禽蛋类及坚果类。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食用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高粱米、小米等。蔬菜应选择含糖分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萝卜,空心菜,芹菜等为主食用水果时应注意选择,香蕉、苹果、白梨、西瓜等水果含糖量较高,不宜食用,可以用西红柿、黄瓜替代水果,每日应有定量的牛奶摄入。烹调宜用植物油,食谱多样化,营养要全面均衡。三餐比例适中。
运动指导:运动可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放松紧张情绪。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饭后一小时血糖开始升高,此时开始运动最合适,不易发生低血糖,依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决定运动强度,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用药指导:应早期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能有效地操纵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制剂和剂量。
自我护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口腔粘膜卫生,勤洗脸,勤洗澡,强化皮肤及肢端的护理。预防毛囊炎及化脓性疾病的发生,糖尿病史在5年以上者,要注意血管和神经病变发生,注意足部卫生,洗脚后要擦干,检查有无外伤和破损,不要用锐气修刮足部或皮肤 ,以免造成皮肤的损伤,经常按摩足部,冬季要注意保暖预防发生冻伤,选择适宜的袜子和鞋子,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自我监测 : 糖尿病人要学会对血糖水平、病情变化、医治效果及有无并发症进行自我监测,有条件患者可以用血糖仪进行空腹、餐前、餐后和睡前的血糖监测,并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多在餐前发生。主要症状有突发饥饿感,心慌、出冷汗、手抖、烦躁、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糖尿病患者外出必须随身携带少量食物或糖果,一旦出现低血糖的前兆,及时进食,严重者赶快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糖尿病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正确的心态,科学的方法提高自我护理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