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口碑案例 > 健康宣教

脑血管病患者良肢位摆放健康宣教

2023/9/11 15:14:49

脑血管病患者良肢位摆放健康宣教

一、良肢位

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

二、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1、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2、减少残障的发生了3、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

三、康复的时机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48 小时内无加重,即可介入康复护理,良肢位的摆放应贯穿疾病康复的全过程。

软瘫期的良肢位摆放是早期抗痉挛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四种良肢位

(一)仰卧位

患侧肩关节及上臂下方垫一长枕,以保持肩关节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和腕关节背伸,用一长枕垫在患侧臀以及大腿的下方,防止髋关节外旋。因此,只作为体位更换的一个过渡性卧位。

(二)患侧卧位

躯干稍向后旋转,背后用枕头支撑。

患侧上肢充分前伸前臂取旋后位,腕关节自然背伸,患侧下肢取自然伸展位,放置舒适位置,患侧踝关节应置于屈曲 90度,防止足下垂的发生: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体侧,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一长软枕,此枕可同时保持患侧髋关节伸展作用。

(三)健侧卧位

在患者胸前置一软枕,以保持躯干呈完全侧卧位,患侧上肢充分前伸,肩关节屈曲 100° 左右,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患侧下肢的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软枕,防止踝关节出现内翻,软枕必须垫至足部以下,健侧肢体自然放置。

(四)坐位

保持患者躯干的端正,防止躯干后仰,为此可以用大枕垫于身后,使髋关节屈曲90°,肘及前臂下方垫软枕,以防肘部受压。

五、良肢位摆放总结

(一)仰卧位:易引起压疮及增强异常反射活动,是过渡性的卧位,是最不宜采取的体位。

(二)患侧卧位:可增加对患肢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废用综合征及患侧,忽略症的发生,是最佳卧位。

(三)健侧卧位:仅次于患侧卧位。

(四)坐位


北大荒集团齐齐哈尔医院

BEIDAHUANG JIITUAN QIQIHAER YIYUAN

联系电话:

0452-2891865

地址: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新立街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