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的护理常规
肾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肾衰竭是指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其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umol/L。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或继发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进行性损害和肾功能的逐渐恶化。
一 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1. 身体不适 由于毒素和废物在体内不断堆积,病人可能会出现周身不适,消化道系统异常,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夜间睡眠差,食欲差、皮肤瘙痒,疲劳等。
2. 水肿 一些病人会出现水肿的现象。尿量减少,尿频(尤其在夜间),手足踝水肿,或眼睛周围水肿。
3. 贫血 贫血的人经常会感到寒冷和疲惫。
4. 心血管系统异常 易出现心脏肥大、心衰、高血压等
5. 肾衰竭患者的其他患病症状 血尿(呈茶色或血红色)、高血压、尿液中出现泡沫、腹泻、极度口渴、睡眠不安或嗜睡、性与下降等。
二 护理措施
1. 绝对卧床休息 急性肾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2. 病情观察及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出入量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入量并详细记录。①少尿期的观察与护理:少尿期一般5-7天,有时可达7-14天,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及消化道出血等。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性格改变,表情淡漠及昏迷抽搐等;观察有无酸中毒、高血钾症、以及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做好透析护理,急性肾衰时多数需要透析治疗,做好透析护理是一项重要措施。②多尿期的护理,此期通常持续1-3周,尿量多着可每日达3000-5000ml,患者可因尿量过多而引发低钾血症,因脱水引起高钠血肿症及低血压、上消化道出现、感染、心律失常等,应严密观察积极处理。
3. 恢复期的护理:应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预防感染。
4. 准确测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出量包括(尿量,呕吐,腹泻,引流液,失血量及透析超滤量。)入量包括(摄入所有食物含水量的补充)。测量、记录应准确。
5. 非透析患者的护理:非透析患者应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避免水中毒。入液量等于前一天的出液量+基础补液量。(基础补液量=不显性失液量-内生水量)
三 饮食护理
1. 正确指导患者进食及高效价蛋白质和含钾量少含水量少的食物。
2. 尽量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及肾毒性的药物,含钾高的食物有(蘑菇、冬菇、榨菜、芹菜、马铃薯等)
3. 控制饮水量及食盐和钾的摄入量,食盐摄入量为1-2g/d、钾的摄入量为<50-70mmol/d,避免体内水分过多,引起水中毒及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四 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急性肾衰竭是急危重病之一,病人可有濒死感,恐惧感,护士可将疾病的发展过程告诉病人,深刻了解后可有助于减轻病人不安的情绪,另外告知病人及家属早期透析的重要性,已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护士应教育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发现与治疗血容量不足,增加体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等。
>以下几种情况需立即联系肾内科医生:
办公室电话号码—2891952
赵主任联系电话:18903626686
当您感觉血压升高时。
当您感觉水肿加重时。
当您发现尿液颜色、性质或量异常时。
当您恶心、食欲欠佳时。
肾内科全体医护人员陪您一起呵护您的血管通路,愿您生活愉快!